- 政府駐地
- 口鎮村
- 電話區號
- 209
- 郵政區碼
- 713703
- 氣候條件
- 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大陸性季風氣候
- 車牌代碼
- 陜D
- 人 口
- 24455人(2018年)
口鎮歷史沿革
編輯因地處北仲山、嵯峨山交界的冶峪河谷口,故名口鎮。習稱口子頭。
1949年前,屬冶峪鄉轄。
1950年,屬六區轄。
1956年,撤區并鄉,為口鎮鄉。
1958年12月,屬云陽公社轄。
1961年,成立口鎮公社。
口鎮行政區劃
編輯截至2011年末,口鎮轄口鎮1個社區,口鎮、吊莊、山底何、東曹、官道、褚家、藥樹、長街、瓦堯溝、王家莊、郭家塬11個行政村。
統計用區劃代碼 | 城鄉分類代碼 | 名稱 |
610423105001 | 121 | 口鎮社區 |
610423105200 | 121 | 口鎮村 |
610423105201 | 122 | 褚家村 |
610423105202 | 122 | 官道村 |
610423105203 | 220 | 王家莊村 |
610423105204 | 220 | 山底何村 |
610423105205 | 220 | 藥樹村 |
610423105206 | 220 | 長街村 |
610423105207 | 220 | 郭家塬村 |
610423105208 | 220 | 瓦堯溝村 |
610423105209 | 122 | 東曹村 |
610423105210 | 220 | 吊莊村 |
口鎮地理環境
編輯口鎮位置境域
口鎮政府
口鎮地形地貌
口鎮氣候特征
口鎮水系水文
口鎮自然資源
編輯口鎮境內已探明的礦藏資源主要有鐵、石灰石、大理石、耐火黏土等,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區。
石灰石已探明儲量599億立方米,已開發的有吊莊九頃塬中型石灰石礦和陰坡小型石灰石礦,頃塬石灰石地表露長1300米,厚255—352米,深部變薄為101—170米,探明儲量為4435萬噸;陰坡石灰石礦長700米,厚281—320米,探明儲量為1967萬噸,保有儲量1931.4萬噸。
耐火黏土礦主要分布在口鎮西門外,地質儲量242.68萬噸。
大理石巖礦主要分布在黑云溝,礦層長200—1200米,厚20—49米,總儲量52萬噸。
口鎮人口
編輯截至2011年末,口鎮轄區總人口2.46萬人,其中城鎮常住人口0.19萬人,城鎮化率7.72%??側丝谥?,男性1.41萬人,占57.32%;女性1.05萬人,占42.68%;18歲以下0.43萬人,占17.48%;18—60歲1.69萬人,占68.70%;60歲以上0.34萬人,占13.82%??側丝谝詽h族為主。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03.1人。
[1]
口鎮經濟
編輯口鎮綜述
口鎮第一產業
2011年,口鎮耕地面積23156畝。2011年,口鎮農業總產值達到5890萬元,比上年增長11%,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0%。糧食作物以小麥、玉米為主。2011年,口鎮糧食生產8913噸,人均362千克。主要經濟作物有蘋果、葡萄等。其中糧食作物總產值2720萬元,比2007年增長0.8倍;經濟作物產值100萬元,占1.7%,較之2007年減少了3.4個百分點;果業產值780萬元,占13%,較之2007年24.4%減少到11.4%;蔬菜總產值2290萬元,占38.3%,較之2007年得25.2%上升到38.8%,提高了13.6個百分點。
[1]
口鎮第二產業
口鎮工業已形成建筑業、運輸業為主的工業體系。2011年,口鎮鄉鎮企業總產值4.55億元,占全鎮經濟總量的34.8%,比上年增長16.9%,工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4%。中小企業1079個,從業人員2500多人,固定資產3680萬元。實現工業增加值0.3億元,比上年增長13.2%。
[1]
口鎮第三產業
口鎮交通運輸
編輯口鎮境內有縣級公路3條,干線公路里程15千米,211國道縱貫東西,由長街村入境,經藥樹、褚家、官道、東曹、口鎮村,從口鎮村西門外進入淳化縣,石橋—口鎮、魯橋—口鎮的2條縣級公路,均在境內與211國道交會。有6個行政村道路實現了柏油化或水泥化。村級道路柏油化和水泥化總里程已達30千米。涇陽運輸公司在口鎮的南北二塬和川道地區開通了縣城3條公交路線。
[1]
口鎮社會事業
編輯口鎮文化事業
口鎮教育事業
截至2011年末,口鎮幼兒園4所,在園幼兒200人;小學9所,初中1所,在校中小學生共2460人,專任教師190人。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、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、小升初升學率、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%。
[1]
口鎮衛生事業
截至2011年末,口鎮醫院1個和村醫療所14個,村級衛生組織覆蓋率達100%。病床40張,專業衛生人員32人。2011年,口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0%,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93%,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.1萬人,參合率96%。
[1]
口鎮歷史文化
編輯口鎮有著豐富輝煌的文化遺產。據考古專家論證,早在6000多年前,口鎮就是古人類的繁衍生息地,4000多年前,華夏始祖軒轅黃帝曾在口鎮冶銅鑄鼎。春秋戰國中期,縱橫家王禪(鬼谷子)及其弟子蘇秦、張儀、孫臏、龐渭等曾在此建寨、教學、練兵,智殼寨遺址至今尚存。秦王朝東擴時曾在此建都,建谷口宮。唐女皇武則天曾在此設鼎州府。唐代佛教大師悟空曾在口鎮生活傳教,官道村尚有悟空廟遺址,且廟會至今還在舉行。北魏時期建的清涼寺,相傳幾千年,遺址至今尚存。
口鎮著名人物
編輯明代有戶部尚書、太子太保、柱國少保張問達、兵部尚書潘伯茂、太子少傅潘伯仁、文華龍閣大學士潘體乾;近現代有農運領袖雷志學、中央文學出版社社長何紀祖、廣東省公安廳廳長馬甫、三級解放勛章獲得者師級軍人何志遠、涇陽早期共產黨員原青海省紀律監察處長郭述全、拳師孫文成、孫耀杰、書法家雷振功、王普、烹飪大師劉鳳凱、畫家陳列等。
詞條圖冊
更多圖冊
- 參考資料
-
- 1. 李立國,趙政才.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?陜西省卷(上)[M].北京:中國社會出版社,2016年4月第一版:0730-0731
- 2.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.中國縣域統計年鑒?2019(鄉鎮卷)[M].北京:中國統計出版社,2020.05:611
- 3. 口鎮 .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[引用日期2020-12-28]